校史里的红色基因|不眠的灵魂|王朝闻

2021-06-04作者: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自1929年至今,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也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这是一所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近百年名校,在校史中,这里诞生了一批批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幅幅经典的红色题材美术作品。为隆重庆祝建党百年,进一步梳理校史中的红色根脉,传承附中的红色基因、教育广大青年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特推出“寻找校史里的红色基因”系列推文,将红色的校史搬上新媒体的平台,让红色的精神通过附中校史传播出去。

王朝闻(1909-2004)

 

 

 

      王朝闻,四川合江人。卓越的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1932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高中部(今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学习绘画、雕塑。历任《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协顾问,全国政协委员。

 

 

 

1935年,王朝闻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学习 姚继勋/摄

 

 

      1941年,王朝闻奉命为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创作毛泽东浮雕像。在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情况下,王朝闻细心揣摩,反复修改,以浅浮雕的形式成功塑造出这一伟大形象,强调了毛泽东作为思想家的特征。

      王朝闻在延安创作毛泽东浮雕像时,恐怕没有想到,这一作品日后会成为中国雕塑史上传播面最广的作品。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对毛泽东以及毛泽东著作的追崇达到顶峰。而在20世纪,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书之一,就是《毛泽东选集》。不仅在中国出版几亿册,还被翻译成上百种文字,发行到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在每一本毛选上,都有王朝闻创作的这副浮雕像。

 

毛主席像  浮雕 尺寸不详 1942 年

 

 

 

 

      王朝闻在1951年创作的《刘胡兰像》是他红色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选取了刘胡兰走向铡刀的一瞬间,她目光坚定,双拳紧握,手上绑着的绳索被剔除,充分展现最后就义时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在整体简约概括的风格中,雕塑的细节也十分丰富:紧握的双拳增加了力量感,看似简单的几道衣褶和数缕发丝的刻画,却呈现出刘胡兰临风而立的生动情景,凸显了刘胡兰坚毅的性格和大义凛然的气节。这一形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刘胡兰视觉宣传的主要图像。它成为多种《刘胡兰》书籍的封面,并于1954 年被印刷成宣传画在全国广泛发行。

      “这是王朝闻那个时代的艺术家所塑造的英雄形象,他们那一辈人,对共产党有着深刻的感情,也是共产党培养的人才,作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他所描绘的刘胡兰是永恒的,是他内心深处烙印的文化记忆。”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说到。

 

 

刘胡兰像  雕塑 110cm×31cm×31cm 1951 年

 

 

      王朝闻的中年时期是他人生的重要阶段,即从艺术创作转入文艺评论。这为他的人生和职业定了位。

      文革前出版的《新艺术创作理论》《新艺术论集》《面向生活》等文集中,收录了王朝闻发表在报刊上的评论、各种会议上的讲稿等。文章针对各个时期的艺术创作中的某些现象、倾向,深入浅出的做出了透辟的论述。针对艺术作品的政治宣传性不断加强,王朝闻执着地强调作品的艺术性,不断探讨艺术创作规律。

 

  

1945年秋,王朝闻离开延安时与战友的合影(二排右起第三人为王朝闻)

 

 

 

  

1953年,王朝闻在莫斯科

 

 

 

1964年12月,王朝闻在四届一次全国政协会议上 石少华/摄

 

      文革结束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王朝闻完成了他一生全部著作的3/4,这是他著述的高峰时期。在80年代中后期完成的《审美谈》和《审美心态》是他美学思想系统性的总结性专著。王朝闻已把他的生活经验、人生感悟与文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知识相融通,构建了一个属于他个人的,也是属于时代的、民族的新美学体系。值得提醒的是,他的美学体系是隐性的、隐形的,不是显形的、叠床架屋式的、故作高深的。他的美学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他的美学是生活与人生感悟的产物;他的美学是根植艺术实践沃土中的。

      王朝闻漫长而短暂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是艺术化的一生,是不解追求的一生。版画家吴凡先生说,朝闻先生给他的总体印象是“不眠的灵魂”。这颗灵魂伴随着20世纪中国特别是新中国文艺的确立和发展,伴随着20世纪中国特别是新中国美学的确立和发展而跳动,朝朝暮暮,永不止息。

 

 

毛主席胸像

 

 

 

鲁迅像 浮雕 1941 年 王力田/提供

 

 

 

《民兵》铜铸雕塑 12.5cm*14cm*34cm 1947年

 

 

 

《女头像》18*25*39cm 1951年 材质:汉白玉

 

 

 

头像雕塑作品 1951年

 

 

 

奚天鹰请王朝闻审定浙美版中小学美术教材

 

 

王朝闻的专著与论文集

 

 

 

 

 

 

参考资料:

《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观》孙振华 

《新中国美学开拓者——王朝闻》简平

《张晓凌谈王朝闻:从生活和艺术沃土中生长出的美学之花 》中国美术报 第151期 美术新闻

 

 

 

 

 

 

 

 

 

结语:

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九十余年的校史与党的百年奋斗史同频共振,几代师生们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描绘百年党史的恢宏画卷,凝聚共和国的精神气象,其中很多主题性美术作品已经成为新中国美术史和党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奏响鼓舞人民奋力前行的时代号角。我们认真梳理发掘国美附中校史的红色基因,以党的奋斗史激励自身成长成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以校史先辈的红色传统为示范,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