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青春 薪火传承|“红色经典课堂”——听陈宁老师讲述党史中的绘画创作

2021-06-21作者:

 

 

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激励附中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国美附中开设“红色经典课堂”,举办系列党课。党员教师纷纷登上讲台,把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作为附中学生的“必修课”,以文化课堂的知识体系作为背景,以艺术创作的专业知识作为切入,通过一堂堂具有“国美味”的党史课,丰富党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让党史学习课程学以致用,激发同学们的爱党爱国热情。

 

 

 

01

 

      陈老师从教三十四年,为附中掌舵十年,对美院附中的教学有非常深的理解与主张。本次讲座,陈老师从自身的创作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美院附中的教学特点,为同学们讲了一堂非常生动而有料的创作课。讲座中,陈老师列举了党史当中的经典绘画创作,如《开国大典》《蒋家王朝的覆灭》等,逐幅分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铄金不断,把绘画创作的立意、构思、构图、绘画语言、意境,绘画的品格等做了全面的讲解。

      例如,在解析《开国大典》这幅作品的时候,陈老师首先指出了这是一张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油画,它具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平面感,使用了很经典型的红色。其中,由于画面构图的需要,作者对天安门城楼的立柱进行了取舍,由于塑造质感的需要,地毯的油彩中加入了木屑,画面场景宏大,而细处充满巧思。讲到《蒋家王朝的覆灭》这张作品的时候,陈老师告诉同学们,这张画的布光采用了以雕塑模型打光作为参照的办法,分析了创作中光线的运用;介绍《延安火炬》这幅作品时,一语中的点出画面展现的感情;而讲到《三大主力会师》的时候,陈老师重点指出了画面通过“V”字形构图增强了动势,以此来体现红军会师时的热烈情绪。在《我的梦》这张画的解析中,陈老师绘声绘色地聊到了与作者的师生谈话,为同学们解密了隐藏在画面中的中国地图,并且强调了画面高度的写实技巧。

      接下来,陈老师列举了自己的一系列的创作,在解析《浙江解放》这幅画的创作过程中,陈老师首先简述了历史,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对室外场景的布置、南山路作为背景的选取、花篮、茶缸等道具的摆放,人物的前后大小的比例,包括人员之间不同色彩的间隔以及整体色调都做了详细的描述,细致分享了整个思考的过程,甚至自曝“不合理”的街道;而《西藏解放》、《路》、《童年》系列作品则直观地展现了画面构成、色调对不同主题思想和意境表达的作用,使大家深受启发。

       经过这些有实践意义的评析,同学们对经典作品的认识,从感官欣赏走向了具体的理解,对于艺术创作,从粗浅的想象走向了可操作的规律性的探索。最后,陈老师针对附中同学的创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并布置了作业,这点实在意外,是为年轻老师树立典范。整场讲座下来,从同学们的连连惊奇与阵阵掌声中,可知大家收获满满。

 

     

 

                                   

讲座现场

 

 

02

 

  附中学生聆听陈宁老师讲座心得

 

 

      本次陈老师讲座的主题是《党史中的绘画创作》,主要分成历史画创作、命题创作、绘画创作、绘画风格、考前准备和作品欣赏六大块。在讲座的后半段,陈老师分享了他在创作几张历史画中有趣的过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我最感兴趣的是那张《浙江解放——1949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看见这幅画了,第一次看见它是在一次关于党史的画展上。当时我并没有注意到一些关于南山路和河坊街的细节,只记得颜色很好看、塑造的很具体。并没有意识到历史画中所含的有关于历史人物、道具考证以及它们与历史地点之间的关系。历史画不仅仅是画画面,与其说在于对史实的忠实记录,不如说在于对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宏伟场面情节的追求。美术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也同样在历史画中表现的十分突出。历史画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在手法上体现了面貌,也在思想上体现了艺术灵魂。

 

( 2019级二年级一班 斯  意)

 


 

 

      有幸能够作为一个毕业班学生听到陈宁老师的讲座。陈宁老师幽默风趣的“闲聊”,带给二三年级学生不少欢笑。陈宁老师从历史画创作、命题创作、绘画创作等方向展开,结合对优秀作品的分析,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创作蓝图。

      在分析他的油画作品《浙江解放》时,我被这些有趣的事件与巧妙的因缘际会深深吸引,深刻感受到一位画家在对待创作时热忱、虔诚、严谨的态度,以及对历史的尊敬。老师花了很长的时间翻阅资料,因为那个时期史料数量的限制,必须花大量心思取舍、重构与建造,以达到既有精致的美感与厚重的力量,又能够突出主题,诚实地反应历史的效果。而在这一系列复杂的实践中,老师保留了一些生活的经历,历史的连结和作品的传承。通过同藏民同吃同住,跟随石油工人做工,陈宁老师对生活有了更敏锐的感知。这不仅是对画面负责的严谨精神,更是一位艺术家谦卑,对老百姓尊重与关怀,对生活热爱的修行之路。

      最后,陈宁老师提炼四个关键词:真诚,质朴,风格,轻松。这既是老师画作中所埋藏着的,也是在璀璨的艺术史中闪耀着的核心,更是我们一生所求。

      从这次讲座中我学到了很多,将课堂上老师反复强调的基本功应用在更需要全面考虑的创作上,同时也为我们即将面临的备考阶段的专业学习指明了方向。正如陈宁老师给他的作品《路》所作的题词:“路是人走出来的。人生宛如这条曲折坎坷的路。” 勇敢踏出一条路,终会达成自我的修行。

 

    ( 2018级三年级二班  王奕晨)

 


 

 

学生课堂笔记

 

 

03

 

陈宁作品欣赏

 

《茶马古道》布面油画 400cm x 200cm 2021年

 

 

 

《杭州G20峰会》布面油画 450cm x 180cm 2019年

 

 

 

《浙江解放—1949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布面油画 400cm x 200cm  2019年

 

 

 

《辛亥革命上海海军起义》布面油画 200cm x 150cm 2011年

 

 

 

《帐篷小学》 布面油画 180cm x 146cm 2009年

 

 

 

《三军过后尽开颜》 布面油画  162cm x 130cm 2001年

 

 

 

《尕海小栈》布面油画  162cm x 130cm 1999年

 

 

 

《流动的云》布面油画 162cm x 130cm 1997年

 

 

 

《路》 布面油画  100cm x 86cm  1984年

 

 

  

 

陈宁创作小稿欣赏

《西藏和平解放 稿一》

 

《西藏和平解放 稿二》

 

《西藏和平解放 稿三》

 

 

 

04

 

    

 

     

     陈宁,1961年4月生,籍贯江苏丹阳。1977年高中毕业考入安徽黄梅戏学校舞台美术专业;198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中国美术学院);198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2001—2002年受邀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学术交流。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原校长。

作品获奖:

1985年,油画《路》获“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鼓励奖(国家收藏,文化部、中国美协)。

1999年,油画《尕海小栈》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文化部、中国美协)、浙江省第十届美展金奖(浙江省文联、省美协)。

2001年,油画《三军过后尽开颜》获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最高奖,文化部、中国美协)。

2004年,油画《尕海日出》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文化部、中国美协)。

2009年,油画《能工巧匠—元代杭州石刻》获浙江省美术重大题材优秀作品奖(省美术馆收藏,省文联、省美协)。

2016年,油画《浙江解放—1949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获“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作品银奖(浙江展览馆收藏,省文联、省美协)。

常年致力于美术基础教育,编辑出版《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绘画精品课程教学法》《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核心教程》等教材十余册,众多作品被国外友人及收藏家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