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绘初心 百年新征程|行走的课堂|参观“璞玉流光——王流秋艺术展”

2022-09-28作者: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自1929年至今,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也走过了93年的光辉历程,这是一所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近百年名校,在校史中,这里诞生了一批批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幅幅经典的红色题材美术作品。为隆重庆祝建党百年,进一步梳理校史中的红色根脉,传承附中的红色基因;教育广大青年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特推出“寻找校史里的红色基因”系列推文,将红色的校史搬上新媒体的平台,让红色的精神通过附中校史传播出去。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感恩的季节。 国美附中作为“大学里的中学”,充分挖掘国美味儿,让红色基因走进专业课堂,附中专业教研室深入开展“艺术创作+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9月22日下午,附中2020级的全体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走出画室,走进浙江美术馆,观看附中王流秋老师“璞玉流光”展览。这是附中专业教学上对内涵思考和价值引领的践行,也是对课程思政育人思维以及党史学习的积极响应和有机结合。

 

       1960年,王流秋到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任教。在此期间主要教授素描、水彩、创作、下乡等课程。他为附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在附中学生的心目中王流秋老师是他们的精神导师,拥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且平易近人。作为画家他执意于艺术的探求,哪怕历经磨难,身陷囹圈,仍坚守信念,不惊不辱,琢玉自遣;作为教师他付出了对学生最真挚、崇高和深沉的爱。他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激励了一代代附中学子,幻化为附中精神的一部分,根植于“附中人”之中。

        王流秋自1938年满怀爱国热忱之心回到中国,投入抗战,学习工作,通过不断实践和积累,成为一名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家。“文革”时期在逆境之中坚持艺术探索,开始对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色彩作深入的研究,渐渐形成其色彩浓烈,充满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79年重回美院教学岗位后,王流秋的艺术理念随着时代发展与心境的变迁,艺术面貌逐渐变得自由奔放、广纳众长。

       本次展览以“艺术沃土”、“剖璞得玉”、“巨浪余音”三个部分相互呼应,回顾了不同时期王流秋的艺术风格,附中师生通过观看展览作品和文献资料,了解附中王流秋老师艺术风格形成与演变的过程,感受他坎坷而壮美的艺术人生和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

三年级专业教师方正、张懿、陈子昂、单飞达、唐千老师向学生讲解作品


 

学生观展感言

 

        稚拙与老辣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词,我在先生的画里看到了和谐的统一。看先生画的第一感受——浓烈的、斑斓的、饱满的。明黄、朱红、翡绿、群青这些近乎不经调和的纯色,热情地呈现在画面上,向每一位观者展现它的闪耀,再现出画者创作时的激情昂扬。在场的我们无不惊叹先生惊人的创作力和创作热忱。

        而当我了解到“剖璞得玉”背后的故事后,心中只剩下震撼与敬佩。十年如一日的牢狱生活,我无法想象是怎样痛苦与煎熬。但我知道先生一定有一颗赤子之心——以心为纸,以脑为笔。拙朴的工具不过是外化于形的媒介而已。

        更有趣的发现是,他似乎并没有向当时的“摹物描形”的精良体系妥协。在学贯中西的背景下,大胆融入自己的思考。画面笔触自由流动,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形象的刻画,在初学的我们看来“不是很准……没有卡住结构点”,但似乎更符合对象,更有神韵。先生描绘世界的方式更像童真式的想象。我想这就是先生“稚拙”的源头吧。

        老辣更不用说,经年累月的研究练习,造型能力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了,而这才是老先生保持“稚拙”的前提和基础。

 

——黄秀林(20级三画)

 

        非常有幸和老师同学们到浙江美术馆学习参观“璞玉流光——王流秋艺术展” ,通过作品我了解老艺术家作画的心路历程与艺术道路上的坎坷经历。观展时,展厅里小画虽然就比手掌略大些,但是十分醇厚的画面、纯朴真挚的情感让我在它们面前久久驻足。画中取材大多都来源于生活场景,画家的独特视角、提炼使画意纯真又饱满,引人入胜。从中我体会到,画画时要投入热情,乐于观察发现;同时,也要坚持多动笔,老先生在各种艰苦条件下依旧不停地创作,探索绘画。

 

——冯安琪(20级四画)

 

        有幸和老师同学一同观看了王流秋先生的作品展,结合王流秋先生的生平和艺术介绍流转于三个板块之间,从开始质朴、充满信念的木刻版画和素描,到醇厚真诚,洋溢着传统艺术美学的晚年油画创作,第一感受和很多同学一样,就是纯粹的惊叹!其实这次展览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王流秋先生在牢狱中创作的四十余幅小画,与头尾的深沉和律动相比是非常特殊的,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来说是极为陌生的。朴素的材料,并不夺目的色调,凄美的忧伤,是我看完这些作品之后最多的感想。这些寂寞的普通景色,似乎能把人带回到那个灰色年代,静静地感受独特的浪漫。

       王流秋先生用画作谱写的人生,让我看到了不同时期的别样浪漫,我很喜欢!非常幸运能看到王流秋先生的展览,这确实是一段非常难得的机会与体验!

 

——周思睿(20级五画)

 


 

王流秋作品赏析

《宣传队》版画 10.3cmx15.3cm 1942年 

《新年劳军》版画 12cmx17cm 1943年 

《卫生宣传》版画 12.5cmx18.4cm 1943年

《三边的冬学》版画 13.8cmx21.2cm 1945年 

《梯子搭在肩上》版画 9cmx13cm 1949年 

        我们这些青年把共产主义当成我们的理想,所以对新的文艺政策是完全拥护的。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一结束便到鲁艺来演讲,大家都去听,毛主席讲话就在鲁艺的篮球场上。他提出要实现从小“鲁艺”思想到大“鲁艺”的思想转变,艺术家要深入生活,去体验广大的陕北老百姓的生活、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文艺,这样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就容易为他们所接受,而不是自己在那里埋头搞创作。

——节选自潘欣信《从小“鲁艺”到大“鲁艺”——中国美院王流秋教授访谈》(2001)


 


《两代人》素描稿 9.2cmx21.4cm 1948年

《伤员看望医生》素描稿 12.5cmx18.5cm 1948年 

《斗霸》素描稿 18.5cmx26cm 1950年

《劝降》素描稿 11cmx15.2cm 1951年

        在五十年代前半期,王流秋先生能够创作出《斗霸》《说降》这样的素描作品,绝非偶然,这是画家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是生活长期积累和艺术基本功的必然的发挥,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代表着来自延安的革命美术学派的高度艺术水平,在全国美术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节选自杨成寅《王流秋论》(1996)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总攻包围圈》油画 260cmx370cm 1951年

《转移》油画  171cmx231cm 1957年 

《转移》素描稿 13cmx21.6cm 1957年

《露宿》油画 73cmx100cm 1957年 


 

《春播》油画 13cmx18.2cm 1970年

《窑厂日出》油画 13cmx18cm 1974年

《牧牛人》10cmx14cm 1976年 油画

《晨雾》油画 13cmx19cm 1977年 

《古老的村巷》油画 19cmx13cm 1977年 


 

《木匠师傅》油画 14cmx15cm 1974年

 

《农民政治家》 油画 14cmx11cm 1976年

《补麻袋的老人》 油画 18cmx13cm 1977年

《女售货员》 油画 19.4cmx13.3cm 1977年

 

       回归艺术本体将把作为主体存在者的人带入语言本身所“敞开”的中心,以便从那里回归自身,却同时披露出主体存在者的痕迹,赢得了他的那个世界的显现。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一代代艺术先驱们在指向艺术本体之后才显现出个人独特的艺术世界和艺术面貌的深刻的道理,也是王先生在“轻”得无以承受的艺术追求之中给予我们深沉的启示。

      我用无以承受的艺术之“轻”,来表现自己读识王先生画作的激情婉约的复杂心态,用同样的比喻来叙述王先生曲折的不凡经历,意在道明艺术追求那内在深沉的复杂性,并把诚挚而郑重的敬意献给王流秋先生这样在艺术上不断探求、不断开拓的耄耋智者。

 

——节选自许江《无以承受的艺术之“轻”》(1996)

 

 


 

 

 

《草原人家》油画 36cmx51cm 1982年

 

《公园春早》油画 72.5cmx60cm 1989年

 

《湖边划船》油画 50cmx61cm 80年代

 

《青瓶红马之一》油画 65cmx54cm 2003年

 

 


 

 

 

《父与子》速写 11.5cmx16cm 1947年 

 

《流离失所》速写 13cmx19cm 1947年 

 

《战斗英雄画像》速写 6.9cmx5cmx6 1947年 

 

《随军支前的民工之一》速写 18.2cmx11.5cm 1947年

 

《随军支前的民工之二》速写 18.2cmx11.5cm 1947年 

 

《随军支前的民工之三》速写 18.2cmx11.5cm 1947年 

 

       与对待历史和社会现象的理性思考不同,王流秋先生对自己艺术追求,却始终充满着感性和激情。不论是早期配合革命战争所画的大量优秀作品,到新时期在油画创作中的探索,始终怀着赤诚的热情。他感到时间的紧迫,作画更加勤奋。经常不顾体弱多病出外写生。他去法国考察西欧历代的油画名作,回国后却更倾心于祖国传统艺术和审美理想,认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更具有生命力,也更符合自己的性灵和气质。他视野开阔,对国画、书法、民间美术、汉画象石等都有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过去大家习已为绘画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他晚年所探求的则是形式转变为内容的可能性和形式的独立功能。他认为万物更替中有一种永恒的东西即生命的律动,他晚年创作的油画,色彩绚丽醇厚,用笔汪洋恣肆,确实能感到一种生命的律动,感受到他的灵魂和情感。

 

——节选自马玉如《纪念王流秋先生》(2011)

 

 


 

 

 

 

  

 

        王流秋(1919-2011),祖籍广东潮安,出生于泰国。1937年毕业于泰国曼谷树人示范学校,1938年回国参加抗战,先后就读于华北联合大学、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1950年起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任教,任绘画系主任。195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进修结业。1960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后历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油画研究会会长等职。

       王流秋早年兼作木刻、素描、油画等,作品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画风质朴、平实,代表作有《斗霸》《劝降》《转移》等。后专攻油画,广泛取法西方各艺术流派,参以中国传统绘画及民间艺术之审美意趣,画风趋于写意与表现。所作静物、肖像、风景,色彩绚丽明艳,笔触自然洒脱,富于韵律与生气。曾在泰国、法国举办画展,出版有《王流秋画集》。

 

 

附中60级同学与王流秋、黄裳、朱恒友、张品操、郑朝老师的合影

 

1994年附中65周年校庆时,部分校友与王流秋老师的合影

 

 

 


 

 

 

 

参考资料:

看现场|“璞玉流光——王流秋艺术展开幕”         浙江美术馆公众号

王流秋艺术展座谈会在浙江美术馆召开              浙江美术馆公众号

璞玉流光|王流秋艺术展推送No.1                    浙江美术馆公众号

璞玉流光|王流秋艺术展推送No.2                   浙江美术馆公众号

璞玉流光|王流秋艺术展推送No.3                   浙江美术馆公众号

 

 

 

 

 

 

 

 

 

结语:

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九十余年的校史与党的百年奋斗史同频共振,几代师生们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描绘百年党史的恢宏画卷,凝聚共和国的精神气象,其中很多主题性美术作品已经成为新中国美术史和党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奏响鼓舞人民奋力前行的时代号角。我们认真梳理发掘国美附中校史的红色基因,以党的奋斗史激励自身成长成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以校史先辈的红色传统为示范,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