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里的红色基因|黑到一刀不刻 白到一痕不留|李以泰
2022-05-20作者:
编者按:从1929年至今,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走过了93年的光辉历程。这是一所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名校,在这里诞生了一批批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幅幅经典的红色题材美术作品。为进一步梳理校史中的红色根脉,传承附中的红色基因、教育广大青年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出“寻找校史里的红色基因”系列推文,将红色的校史搬上新媒体的平台,让红色的精神通过附中校史传播出去。
李以泰,1944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南浔。 1956年起,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的初中部、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今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本科。1968年毕业后分配至杭州扇厂。1978年考入文革后首届研究生,师从赵延年、赵宗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4--1992年连任2届版画系副主任,分管教学、创作。1987年任浙江省美协理事。1990年任浙江省版画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著名画家。作品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烈的个人风格著称,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代表作《鲁迅》参加 1980 年联合国“中国绘画艺术展览”,巡展于世界各国。《希望》在 1997 年“波特兰国际版画展”获“帕彻斯”奖。《嘉陵江畔》等五幅作品为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相逢》等六幅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未来》等十九幅作品先后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和全国版画展,获全国、省级奖十四次。出版专著有《黑白艺术学》、《构图中心技法释秘》、《李以泰木版画技法》、《艺舟行——李以泰作品集》等。
黑白木刻作品
《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 黑白木刻 46×48cm 1974年 中国美术馆藏
作为近现代中国文化界、思想界的巨人,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走向马克思主义,并由于他巨大的号召力对许许多多青年学子产生影响。作品刻画了鲁迅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时,凝神思考的情态,形象惟妙惟肖,逼真传神,被公认是鲁迅最经典的形象之一。
《战斗的檄文》 黑白木刻 52cm×36cm 1977年
《相逢》(新疆短歌之二)黑白木刻 22cm×18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导师.园丁》 黑白木刻 45cm×51cm 1980年
《潮》 黑白木刻 78cm×40cm 1980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0年,李以泰先生在研究生毕业展上
《1920年周恩来在狱中斗争》之一 黑白木刻 23cm×16cm 1983年 浙江美术馆藏
《1920年周恩来在狱中斗争》之二 黑白木刻 23cm×16cm 1983年 浙江美术馆藏
《1920年周恩来在狱中斗争》之三 黑白木刻 23cm×16cm 1983年 浙江美术馆藏
《1920年周恩来在狱中斗争》之四 黑白木刻 23cm×16cm 1983年 浙江美术馆藏
《1920年周恩来在狱中斗争》之五 黑白木刻 23cm×16cm 1983年 浙江美术馆藏
《1920年周恩来在狱中斗争》之六 黑白木刻 23cm×16cm 1983年 浙江美术馆藏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 黑白木刻 50cm×75cm 1987年 中国美术馆藏
《李大钊烈士》 黑白木刻 74cm×50cm 1987年 浙江美术馆藏
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作品构图简练,人物形象沉稳如山,尽显一位优国忧民的革命家、学者的深沉气质。
《希望》黑白木刻 41cm×62cm 1996年 美国波特兰博物馆收藏
水印木刻作品
《湖畔》 水印木刻 50cm×50cm 1985年 上海美术馆藏
《西湖烟柳》水印木刻 50cm×50cm 1986年 欧洲木版基金会收藏
《断桥霞光》水印木刻 50cm×50cm 1986年 欧洲木版基金会收藏
《嘉陵江畔》 套色水印 51cm×40.5cm 1986年 大英博物馆收藏
《相遇·白蛇传之一》 套色水印 38cm×35cm 1986年 大英博物馆藏
《盗仙草·白蛇传之二》 套色水印 38cm×35cm 1986年 大英博物馆藏
《水漫金山·白蛇传之三》 套色水印 38cm×35cm 1986年 大英博物馆藏
《镇蛇·白蛇传之四》 套色水印 38cm×35cm 1986年 大英博物馆藏
李以泰教授不陷西方版画的桎梏,崇尚艺术的民族特色;他酷爱用大圆刀刻作版画,作品敦厚、静穆、简洁、整体,有情有境,耐人寻味,富有动人的黑白魅力。70 年代就引起了中国美术界的瞩目,我国版画权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焕民说:“中国版画界出现了一位黑白能手”。
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他举办的展览贺信中也作出了高度评价:李以泰教授在版画艺术领域探索 40 余年,辛勤耕耘、笔耕不缀,具有较高造诣,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将木版画自身的造型规律、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的审美意境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严整、简明、大气的个人风格。李以泰教授创作了《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嘉陵江畔》、《相逢》、《湖畔》、《希望》、《未来》等一大批深为广大人民群众熟知和喜爱的优秀作品,屡获大奖、广受赞誉,为中国版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早期色彩速写习作
《上海精武体育会》 纸本水彩 尺寸不详 1958年
《孔庙》 纸本水彩 尺寸不详 1957年
《龙华公园》 纸本水彩 尺寸不详 1960年
动物速写 尺寸不详 1963年 附中时期作品
人物速写 尺寸不详 1963年 附中时期作品
人物速写 尺寸不详 1963年 附中时期作品
“我从附中初中开始学习绘画,最开始就学素描、色彩,学习西方绘画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不是学习中国民族绘画。现在也是如此,中国的美术专业教学是以西画为主的。
我以为,中国的美术要有民族的特色,首先在美术专业教学上就应该体现我们民族的特色,不能以西画为主。因为从世界范围看,只有文化的多元性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才符合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艺术发展的本质需要。
愿中国的艺术能得到健康蓬勃的发展,早日实现伟大艺术复兴的中国梦。”
——李以泰
李以泰在创作版画
参考资料:
《时代画卷中国梦——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校友主题性美术作品集(上)》
名家|黑白艺术之光—采访版画家李以泰老师 《中国美术学院报》219 期
微国美.美师|李以泰:西湖的第五个季节 CAA新闻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
《画家李以泰:把南浔的美带向世界》公众号 南浔发布
结语:
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九十余年的校史与党的百年奋斗史同频共振,几代师生们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描绘百年党史的恢宏画卷,凝聚共和国的精神气象,其中很多主题性美术作品已经成为新中国美术史和党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奏响鼓舞人民奋力前行的时代号角。我们认真梳理发掘国美附中校史的红色基因,以党的奋斗史激励自身成长成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以校史先辈的红色传统为示范,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
-
最新文章
学· 更多资讯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