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里的红色基因|刀犹苍劲|潘锡柔

2022-02-10作者:

 

 

 

 

 

 

 

编者按:

从1929年至今,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走过了93年的光辉历程。这是一所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名校,在这里诞生了一批批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幅幅经典的红色题材美术作品。为进一步梳理校史中的红色根脉,传承附中的红色基因、教育广大青年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出“寻找校史里的红色基因”系列推文,将红色的校史搬上新媒体的平台,让红色的精神通过附中校史传播出去。

 

 

 

 

 

 

 

 

      潘锡柔(1935— ),上海市崇明人。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并留校,曾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历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研组长和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潘锡柔《播种》  铸铜  35cm×30cm×80cm  1958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播种》是1958年潘锡柔毕业创作的定稿。作品描述一位正迈着大步,扭着身子,一手搂簸箕,一手抄起种子,凝视前方,正要播撒出去的农民形象。在动作处理上,步伐是正前的,上身与头部方向相左,在正面中凝固强烈的动作瞬间。汗湿衣衫,粘在健硕的肌肤上,黝黑的脸颊仿佛烈日炎炎下,光脚深踩着炽烈的土地。潘老师回忆说:“这件作品的选题及构思既是我在绍兴体验生活时的偶得,更是我从小随父亲上田间时的回忆。它有血肉,能感动我,也能感动别人的艺术形象。”

 

 

 

 龙翔、潘锡柔等《乡情》 雕塑 200cm x 600cm x 200cm 2006年 湘潭市政中心广 场(东方红广场)

 

    《乡情》是为湘潭市东方红广场创作的一组群雕,作品重现了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湘潭市韶山时的历史画面。这组雕塑以毛主席与其故乡邻人亲密交谈为结构中心,周围分布着男女老幼组成的乡村人物形象,充分表现了家乡人民对毛主席的爱戴。

 

 

 

 潘锡柔《陶行知》 雕塑 1984年 杭州科技职业学院陶行知研究馆

 

    这尊雕塑是1984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纪念陶行知逝世38周年展览的作品,陶行知为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主义战士,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这尊雕像由曾就读于上海行知艺术学校的潘锡柔、仲兆鼐教授无偿创作,后矗立于浙江湘湖师范学校,该校于1928年由陶行知受浙江省教育厅委托而直接参与创办。

 

“潘锡柔的艺术成就对于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创新、探索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肖锋

 

 

潘锡柔工作中

 

    潘锡柔在他的文章《继续塑造自己》中提到:“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是断然不能进入创作的,但有了生活而不热爱生活、不热爱你所表现的对象,也是断然不能做出感人作品的。形式、题材、体裁的多样化是艺术的进步,但如果一味的游玩自我、强调自我,不关心社会,不去反映人民的痛苦和欢乐,其艺术作品的生命必然脆弱,或者说极易脆弱,其艺术的品位也难能高逸。”这段话似是潘老师对自己几十年艺术创作的感悟与总结,对当下在雕塑领域的学生和艺术家也是一种启示。

 

 

 

潘锡柔作品欣赏

 

潘锡柔《欢呼胜利》 石膏  350cm×200cm×410cm  1975年

 

潘锡柔《三领袖》(与程允贤合作)泥塑 120cm×65cm×200cm  1977年

 

 

潘锡柔《忍无可忍》(与李守仁合作) 泥塑  尺寸不详  1978年

 

潘锡柔《鲁迅》铸铜  120cm×70cm×300cm  1991年

 

潘锡柔《黎明前夕》 花岗岩  高500cm  1993年

 

潘锡柔制作《黎明前夕》工作照

 

 

潘锡柔《杭州解放纪念碑》 水泥着色  高2100cm   2001年

 

潘锡柔《渡江战役》(小稿、局部) 石膏  85cm×40cm×85cm  2007年

 

潘锡柔《百色起义》 泥塑  850cm×200cm×400cm  2009年

 

潘锡柔《习仲勋像》

 

潘锡柔《小憩》 石膏  65cm×45cm×70cm  1959年

 

潘锡柔《少女头像》 石膏  40cm×35cm×65cm  1963年

 

潘锡柔《心中的歌》 石膏  45cm×30cm×110cm  1965年

 

潘锡柔《苏东坡》 花岗岩  150cm×50cm×300cm  1983年

 

潘锡柔制作《苏东坡》工作照

 

 潘锡柔《西湖春晓》 木 80cm×80cm×80cm  1984年

 

 潘锡柔制作《西湖春晓》工作照

 

潘锡柔《黄宾虹像》 花岗岩  40cm×35cm×150cm 1984年

 

潘锡柔《江南无闲时》  锻铜  高300cm  1989年

 

潘锡柔《蓝图》玻璃钢  90cm×120cm×50cm  1991年

 

潘锡柔《雷婆头峰》  铸铜  50cm×50cm×80cm  1994年

 

潘锡柔《母与子》  铸铜  250cm宽×120cm高  1995年

 

潘锡柔《潘天寿》  铸铜  250cm×300cm×200cm  1997年

 

潘锡柔《鸦片烽烟》草图  尺寸不详  1999年

 

潘锡柔《鸦片烽烟》 泥塑  300cm×50cm×500cm   1999年

 

《鸦片烽烟》局部

 

潘锡柔《天伦之乐》 铸铜  高260cm  2001年

 

潘锡柔《达尔文》 铸铜  130cm×50cm×200cm  2001年

 

潘锡柔《江郎山传说》(小稿) 铸铜  35cm×15cm×10cm ( 定稿尺寸  高300cm) 2003年

 

潘锡柔《弘一法师》 石膏  高200cm  2008年

 

潘锡柔《大舜》 铸铜  500cm×450cm×750cm  2009年

 

 

潘锡柔《除四害小英雄》 连环画  尺寸不详  1961年

 





   

参考资料:

《时代画卷中国梦——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校友主题性美术作品集(上)/(下)》

《润物无声——师者自选雕塑作品展》

《师道|从生活到艺术——访潘锡柔老师》

 

 

 

 

 

 

 

 

 

 

 

 

 

结语:

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九十余年的校史与党的百年奋斗史同频共振,几代师生们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描绘百年党史的恢宏画卷,凝聚共和国的精神气象,其中很多主题性美术作品已经成为新中国美术史和党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奏响鼓舞人民奋力前行的时代号角。我们认真梳理发掘国美附中校史的红色基因,以党的奋斗史激励自身成长成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以校史先辈的红色传统为示范,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