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考生要注重艺术素质的培养

2008-06-06作者:

    随着高校美术专业的不断扩招,近些年来,美术高考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是一些美术考生的基本艺术素质却令人担忧。很多考生在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时却没有多少艺术潜力可挖,缺乏艺术个性和艺术创新能力,发展缓慢。

  美术考生艺术素质之所以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在艺考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文化课差而“半路出家”改行学美术,其实他们对美术不一定感兴趣,只是单纯地为了考学而学画,所以学习热情不高涨,方法不得当,悟性也不高。二是部分考生过于强调绘画技法和技巧的训练,甚至在某些培训班里只学会了一套专门应试的“特殊本领”,而整体的艺术素质却不完善。如缺乏最起码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造型的基本功不扎实,文化素质偏低等等。这些隐患必然影响考生将来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拟谈一下笔者的几点粗浅认识,以提高美术考生的艺术素质。

  一、不盲目选择美术专业

  以山东省为例,近十年来,山东省的艺术考试持续升温。报考人数屡创新高。2007年竟达到16.7万之多,而与艺考热持续高烧相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率却在连年走低,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甚至不得不放弃专业而另寻出路,可见艺考之路的艰难和残酷。当然,我并非反对学生报考美术专业,有些学生是可以学习和报考的。

  至于什么人适合学习美术专业,这一点是无需争议的。大家知道,学习艺术是需要天赋和艺术潜质的,而艺术天赋不是人人都很突出。美术也不是仅靠用功就可以学好,而更需要一种灵性。有的同学学画非常努力,但就是画不成一个样,原因就在于此——他(她)缺乏天赋。所以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途径。不要都挤在艺考这根独木桥上。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总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二、提高文化素质的修养

  对于已经选择了美术专业的同学来说,文化课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自古至今,文学和艺术是一脉相通、相辅相成的。文学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文学精华的一种体现。国内外很多艺术大师在文学、建筑、哲学等方面也很有建树。如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就被称为“诗、书、画、印”四绝。西方的达芬奇不仅是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雕刻家、工程师、医生和发明家。正是这些艺术大师们的不懈努力,才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试想,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他们怎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艺术成就?如果脱离了文化修养,他们只能做个民间画匠。所以,学习美术不仅仅只是掌握几种绘画的技法和技巧,同时,还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只有文化修养提高了,理解能力增强了,才能够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真谛,从而创作出有价值、有内涵的艺术作品。

  有些艺术生在高校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就是文化素质薄弱,从而造成对知识和事物的理解有限,随着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文化素质自然就成了制约他们发展和提高的瓶颈,势必影响他们创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审美能力

  多读、多看、多想、多参观高质量的画展是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浩如烟海,这就是丰富的艺术宝藏,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任何美术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社会背景及具体的创作者,尤其是名作更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艺术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处理技巧,甚至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揭示。欣赏美术作品要注意把握自己的心灵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并掌握各类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社会作用及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并学会对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谈出欣赏作品的心得体会,并不断扩大自己的欣赏量和欣赏面,逐渐领悟中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开阔自己的眼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使自己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除了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外,还要走进大自然去激发审美情趣。一切美的因素都源于自然,自然美是艺术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走进自然生活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用心灵去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四、加强观察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训练

  在绘画过程中,一些错误的出现,除技法造成的败笔外,更多是来自眼睛观察判断上的失误。一个人怎么看,他就会怎么画,观察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所以在学会怎么画之前,首先要学会怎么看。绘画的观察方法是整体的观察、立体的理解,是一种复杂的分析、概括、判断和想象的过程,是建立在他的观念、情感和审美基础上的,绝不是单纯地只用眼看,而更重要的是动脑。

  综上所述,对于酷爱美术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注重全面的艺术修养。美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做坚实的根基;其次,要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最后,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提高观察和表现能力,最终你会成为一名艺术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