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利郭北平抨击陈丹青:你了解大学教育吗?

2011-02-21作者:

     “现在的教育把一个孩子最珍贵的时间、智慧、想象力全部放在最荒谬、最罪恶的事——考试上。”

      “要谁不要谁,早就定了。我就是不想这样随便决定那些孩子的命运。”

      “我可以很‘粗暴’地告诉你,中国教育就是一无是处。”

      这是著名画家陈丹青日前在西安出席某论坛时抛出的一个个“犀利”观点。此次陈丹青一如寻常而超乎寻常的“愤青”举动,在西安美术界,尤其在今年参加艺考的学生中引起轩然大波。不少人议论纷纷,对“艺考”猜测重重,甚至投去怀疑的眼光。艺术类院校每年报考人数迅猛递增,有人称其已“爆棚”,可喜还是可悲?艺考到底是怎么考的?其中到底有多少“黑幕”?艺术人才到底需不需要大学教育?

      西安美院2010年艺考日前刚刚结束,昨天(19日)记者带着以上问题,采访了西安美术学院院长王胜利、副院长郭北平。

      陈丹青:办大学对学生是一种摧残

      王胜利:请问你了解大学教育吗?

      “陈丹青说‘办大学就是把学生圈养起来,是一种摧残’,这个观点是非常荒唐的。”王胜利开门见山地说。他说,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人才,不管是学人文科学还是学自然科学,不管是郭沫若还是杨振宁,基本上都是大学教育出来的精英。艺术领域,尤其像油画这样的西方艺术种类,如果不接受西方油画的基础和系统教育,不可能有坚实的基础,而这个基础是一生都受益的。

      “陈丹青对教育的全盘否定,是源自他不了解我们的教育。”针对其“考试是最罪恶的事”一说,王胜利说:“在论坛现场来自法国的保罗不是说了吗,他们院校已开始考试了。这难道说全世界的教育都在退步?”对陈丹青“参加考试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是一种畸形”的观点,王胜利认为,这恰好说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量在加大,“现在教育条件好,受教育的人逐渐增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不能因为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革,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说教育一无是处,大学教育要改革,要适应社会需求,是全世界教育都存在的问题”。

      王胜利说,不同层次的教育,承担不同的教育目标,大学本科教育就是打基础,通过本科教育培养出大师是不可能的,有些人一辈子的艺术实践都没成为大画家,何况只有短短的四年本科。对大学教育的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事实证明,大量的人才,通过本科的基础教育,走向各个艺术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学生在大学可以接受完整的、系统的基础教育,这是非常必要的。

      陈丹青:艺考是几个人关起门来阅卷子

      王胜利:这种说法非常可笑

      “说艺考黑幕重重,只能说明陈丹青并不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艺考的观点,更是无稽之谈。”王胜利说,坦诚地讲,可能会有极少数的院校在招生中会有一些问题。但是这绝不代表中国艺考的大方向。拿西安美院来说,美院在全国设立了13个考点,艺考的考题,都是从题库里面抽取的,而监考都是非专业教师担任。

      王胜利告诉记者,各地考生考完试后,密封卷子全部要被运回西安,而非现场阅卷。几万份卷子全部打乱,组织副教授以上的人员统一阅卷,想在那么多卷子里面找出做记号的卷子,简直是大海捞针,“阅卷人员分十个组先打分,然后再由专门的学科骨干复审。考试、阅卷的每个环节都有纪检监察人员监督”。

      王胜利说,现在连考艺术类学生的家长都很了解艺考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程序。所谓的“几个人关起门来定录谁不录谁”的说法,王胜利认为是非常可笑的,完全是自己臆想,是对大众不负责任的误导。

      陈丹青:中国教育一无是处

      郭北平:把不足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

      油画家郭北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艺考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之一,作为公众人物的陈丹青,对“艺考”和大学教育进行指责,听着吓人,一细想经不起推敲,他本人对此事很反感。

      “我想问陈丹青,你自己上过大学吗?你先吃了两个馍,第三个馍你吃饱了,你能说没必要吃前面两个馍?”郭北平说,陈丹青是大学里走出来的成功者,他当年也是从一点点临摹石膏像开始,打下深厚的基本功,现在成功了,就意味着以前的基础完全没有必要吗?

      郭北平肯定大学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接受正规大学各个学科教育的学生,总体领悟能力很高,理解和接受能力很强。

      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艺术院校都在努力将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相结合,弥补书斋教育的不足。像北京的艺术院校学生,奥运会的很多设计他们都在参与,广州等地的院校也是如此,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多,西安这样实践的机会相对少一些,但我们一直在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我也可以很‘粗暴’地指责,这些引来的一片喝彩声的所谓犀利言论,实际上是对学子的不负责。”郭北平说,“说中国教育一无是处,显然是把学院教育的某一面不足之处,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这种说法再差一步就是谬误了。”

      艺考“爆棚” 值得反思

      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为什么艺考出现爆棚现象?有关人士认为,现在的学生都把上大学当做唯一的出路,而不去选择就业容易的技术类院校。而艺考,通过短期的训练,就可以参加考试,无疑是一条捷径,于是就有人把“艺考”作为上大学的跳板。

      还有一个原因,近几年来,学校在大学教育上为了学生毕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出大美术概念,尤其是实用美术,增加了影视动画、装修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专业。这样一来,艺术类学生的选择多了,出现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学生多了,师资队伍却跟不上,使得艺术学院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就业难,是目前很多学生面临的问题,并不单单是艺术类院校学生的问题,而艺考出现‘爆棚’,也值得我们反思。”郭北平说,大部分艺术院校的学生,毕业后都能顺利地进入自己适合的领域发展,而极少数把艺考当做跳板的学生,是难以完成学业,也难以在艺术道路上有所作为,毕业后就会面临就业等各种问题,这是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也不赞同没有艺术潜能的学生报考艺术类院校。

      “艺术的成功,不光取决于艺术教育本身,还取决于在这样的条件下,自身善于学习、吸取营养的能力。”郭北平说,艺术成长有四个条件缺一不可。首先是天赋;其次是基本功,扎实的基本功是艺术成功的前提;第三要有广博的兴趣和良好的素养;第四,激情。这包括坚持长期艰辛大量的练习,辛苦程度一点不亚于搬运工。考进艺术院校,并不等于你以后就会沿着艺术道路走下去,大部分人也有可能中途转舵。“李可染有个印章,上面刻的‘白发学童’,另外一个艺术大师的印章,上面刻着‘寂寞之道’。我想告诫想要走艺术道路的学子,一旦立志要走这条路,就要准备迎接艰辛的挑战。在艺术的道路上,要耐得住寂寞,沉潜下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